粉碎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粉碎机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需求放缓价格下跌水泥产能之痛加剧-【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11:45:27 阅读: 来源:粉碎机厂家

需求放缓价格下跌 水泥产能之痛加剧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上半年水泥行业的利润情况,全国水泥产量9.9亿吨、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22.8亿元,同比下降51.4%,6月份重点建材企业的水泥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8.6%。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上半年水泥行业的利润情况,全国水泥产量9.9亿吨、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22.8亿元,同比下降51.4%,6月份重点建材企业的水泥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8.6%。

这样的数字对业界人士而言并无意外,今年水泥企业的业绩大幅缩水已成不争的事实,连龙头企业也不能幸免。水泥龙头海螺水泥近期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超五成。不仅是海螺,之前一向业绩良好、被水泥行业誉为核心利润区的西北地区,也出现了获利能力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地处甘青地区的祁连山水泥的半年报显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九成。

极度缩水的利润

近期,珠江三角洲内大批外资企业正在悄然撤退。在此背景下,6月21日,韩国大宇国际公司宣布将位于山东的大宇水泥工厂为了提高财务稳健性,以人民币4.14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建材集团。大宇水泥是原韩国大宇集团在山东省境内独家投资兴建设立的外资企业,曾号称是中国单机产量第一、技术最先进的水泥企业,总投资2.9890亿美元。

7月2日,四川双马披露了非公开发行股票修正案,称拟定增募集9.031662亿元用于收购都江堰拉法基25%股权。

近日,瑞安建业又曝出,年内将出售其所有45%的拉法基瑞安水泥业务。

什么原因让外方水泥企业在这段时间集中做出了出售决定呢?原因多个方面,极度缩水的利润是让他们在今年中旬集中做出出售决定的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水泥价格已经回到了2008年水平,6大产区除了东北价格上升以外,其他都是大幅下降,全国平均降幅为20%。其中,华东地区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0%。

不仅是外资水泥企业,全国的水泥企业都感到了压力。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10亿吨,同比增长4.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速是200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水泥产销率是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水泥产销率的下降有总量过剩压迫因素,更主要因素是需求增长的放缓。水泥需求在去年11、12两个月已经出现增速下滑迹象,今年春节前后不少企业有意识延长放假时间减少产量,今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一季度回落4.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在业内多数人士预料之中。而进入第二季度,全国多数地区水泥市场“旺季不旺”,南方多雨天气又影响工地施工和水泥销售,4、5两个月全国水泥月产量同比增速分别只有4.1%、4.6%,6月份虽然回升到5.6%,但水泥产销量增速在二季度继续下滑,1~6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速还是比一季度继续回落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国水泥熟料产量同比持续下降,上半年全国水泥熟料产量6.3亿吨,同比下降0.5%,水泥生产煤炭消耗和电力消耗总量也在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生产实际是下降的。

业内人士总结:“在经济下滑的大宏观背景下,产能高位释放,双向作用下价格急剧下跌,导致产业利润缩水。水泥企业开始逐步切身体验到产能过剩对水泥产业带来的巨大伤害。”

不能承受产能之痛

产能的集中释放,需求疲软,已经成为水泥行业不能承受之痛。

迫于产能压力,很多水泥企业已经降低了生产线的运转率。其中浙江很多水泥企业的停窑时间长达81天,即便这样压缩产能,反映供求关系的水泥价格还是“跌跌不休”。浙江水泥协会会长李辛龙表示,这一数据说明当前水泥市场的现状确实非常令人担忧。

我国目前到底拥有多少产能?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全国已投产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1477条,熟料设计产能15.47亿吨,按照1吨熟料磨制1.55吨水泥进行计算,1477条已投产熟料生产线折合水泥产能为23.97亿吨,如果再考虑到各水泥企业的实际产能相比设计产能至少多出10%来进行计算,则目前已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已经达到了26.39亿吨。

另外,目前在建的项目还有202个,熟料设计产能2.57亿吨,折合水泥产能约为3.98亿吨,同样如果再考虑到富余产能问题,则在建的水泥产能约为4.38亿吨,加上已投产的26.39亿吨,最迟至明年年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将超过30亿吨。

虽然近几年来水泥产量始终保持较快增长,但目前在建的水泥项目还是会陆陆续续投产,因此水泥产能过剩状况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改观。

为何国家已经严格限制水泥产能后,产能还在不断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出台4万亿元救市计划,使下行的需求转向大幅上扬。巨大的水泥需求空间激发了投资水泥的热情,谁都不愿放过这一难得市场机遇,所有大企业都加大了投资力度,中小企业也不示弱,借钱也要上线。前所未有的经济拉动激发了投资水泥的热情,谁也没有顾及一旦需求下滑会发生什么。

针对水泥大规模投资、持续投资、高位投资造成水泥工业产能过剩的局面,2009年国家下达38号文,意在通过行政干预解决市场产能过剩问题。然而在市场上并未奏效,事实上正相反。

“投资者们都把这一文件当作最后的晚餐,建线扩大市场规模者有之,把建线作为投资者有之,更有甚者倒卖批文者有之……本是要刹车,但实际结果只是踩了一下油门。”

业内人士说,2010年已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随后每年的新增供给尽管在减少,但是累计产能的增长仍大大超出了需求的增长,而且是向全局性发展,区域间水泥互相分解市场压力的能力越来越小。进入“十二五”以后,产能对市场的冲击是一年比一年严重,将对水泥产业提出巨大挑战。

2010年底的限电、2011年的企业限产,掩盖了产能过剩的矛盾,在需求仍处在较快增长的前提下,从政策和企业行为方面抑制了产能的发挥,造成短时期水泥供需关系的逆转,水泥价格迅速大幅拉升反弹。

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水泥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极度转换:4万亿元这座三年形成的小高峰,在2011年走完了从上升到下降的过程,需求单边下行,而从政策方面的限电因素已不可能再复制,企业限产的信心在需求下行中动摇,长期累积过剩的产能在今年新增产能的催生下,如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直接冲击了市场和价格底线,“供给放大+集中释放+需求放缓+互信丧失”,使水泥价格出现了持续下滑的局面。

产能过剩问题是水泥行业早有认识的,只是没想到会对产业造成如此急剧的影响,以致这次水泥行业价格出现全国性大幅下滑。

最黑暗的时刻?

对于市场进一步下滑的恐惧,使水泥外资企业开始出售在华水泥资产,而国内水泥企业也对市场充满担忧。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认为,我国水泥行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无论是产能总量还是年消费量都达到了世界之最。看上去似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在过去十几年持续高速发展所创造的“总量奇迹”,但“总量奇迹”下揭示的却是我国水泥行业深层次的危机,那就是我国人均水泥消费量已经超过了1.5吨,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

纵观全球各国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曾经高速发展的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现在的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达到这种程度。近十年来,我国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中水泥消费比重也在持续减少,从2000年1.8吨/万元,下降到目前0.6吨/万元。因此,即使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速度,人均水泥消费量的减少也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行业内部分企业无视行业发展规律和行业大局,继续新建和扩大产能规模,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当前“洪水漫坝”的恐怖形势。这就好比人在洪水来临的高坝上行走,大坝虽然暂时安全,但水位仍在不断上涨,如果不加防范和疏导,其结果必然是坝毁人亡,使行业发展走向衰退,使国家经济和财富蒙受巨大损失。

而“垮坝”的祸根在于绝对的产能过剩,避免“垮坝”的惟一办法就是“泄洪”,让多余的产能“泄出去”。因此,中国水泥行业要走的路,短期是“去库存”,长期是“去产能”。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不好时,才是市场整合、结构调整的阶段。与2004年华东市场下滑海螺开辟华南市场不同,当时还有很多待开发的市场。然而目前随着全局性的产能过剩,加剧了竞争。无论并购、挤压、还是淘汰,这些手段都会展开,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水泥市场已经处在一个开放的、充分竞争的格局,水泥企业都在努力寻求生存空间。

业内人士进一步预测,今年四季度,水泥产业有两个利好:一是传统的季节旺季,二是出台的政策可能在下半年见效,应该说供需关系会有所缓和,但也只是有缓和,并不是向好转。水泥价格还在探底的过程中,但下探空间已经不大,即使最差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10%。到达底部后,水泥价格将会在底部运行一段时期,而这段时间多长将取决于需求的增长空间。<<首页12末页>>

相关报道

水泥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李子彬

继9月5日公布批复总投资规模逾7000亿元的25个城轨规划和项目后,国家发改委6日再次公布批复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据保守估计,国家发改委在两天内集中公布批复的这些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9月7日,水泥股爆发,盘中一路拉升,截止收盘,金隅股份、江西水泥、冀东水泥等18只股涨停。

业内人士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水泥消费的主要推动力,而政策支持有望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的回升。我们预计水泥消费将于8月底上升,并将于9月推动水泥价格的反弹。

业内人士指出,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解决基建投资的资金缺口。在间接融资方面,银行或进一步放松基建类项目信贷。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和公司债将进一步加大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同时,保险资金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水泥行业产量增速处在近10年低点,不过最近几个月数据显示水泥需求出现低位企稳的迹象。据统计,行业内公司差异较大,海螺水泥、华润水泥的销量数据大幅超越行业平均,显示了优势企业在行业低点逆市扩张。西北地区企业销量增速仍然较高,东部地区大部分企业销量出现负增长。

东方证券认为,水泥股目前仍具有配置的价值,虽然行业盈利能力短期内(未来2~3个月)难以提升,但继续下滑空间也较小,悲观预期已经得以较充分的反映(从估值角度,已经接近2005年及2008年的底部,构筑了反弹的心理基础)。从政策博弈的角度(近日长沙、贵州纷纷推出天量投资计划)来看,有望取得相对收益。

中信建投认为,水泥市场由于季节性传统旺季到来需求会有所好转,近期部分地区水泥价格传出上调消息,水泥价格有止跌的迹象。

相关观点

水泥项目审批应从严

水泥生产行业是一个对环境带来众多影响的行业。为此,水泥生产项目的审批一直是由当地省级政府来具体审批的。为了强化管理和审批,2009年国家将水泥审批权从省级政府收走,并没有阻碍民间资本投资水泥的冲动,反而水泥厂的建设速度更快了,也进一步加速了产能过剩的步伐。

据报道,中国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就辽宁来说,个别水泥企业既无环评也无立项标准,自行开工建设,现已有7条新型干法线建成并投入生产,今年又有3家民营企业私自开工建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另外,辽宁西部等地个别被明令淘汰的立窑目前还在生产。云南省的情况也不乐观,目前该省人均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即将超过2.5吨,已建成的60多条生产线无生产许可证,因为竞争加剧,云南水泥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处于限产、停产状态。

近年来,国内大型水泥集团纷纷进入辽宁,2008~2010年间,全省新增新型干法熟料产能达2837万吨,增速全国第一。目前,辽宁省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达到97%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全国水泥15强企业有6家进入辽宁。去年底,全省共有1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窑生产线共计46条。新型干法窑熟料产能5286万吨/年,全省人均熟料占有量达到1.22吨。按照国家工信部设定的准入标准人均900公斤计算,辽宁省已超36%生产能力,折合水泥产能约为8810万吨,将比市场实际需求量超3200万吨,今年生产能力更是将超过40%。

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水泥企业审批上马生产呢?原因是一些水泥企业未批先建,虽然这些违规的水泥项目给其他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地方政府碍于其是纳税大户,坐视不理,进一步加速了产能的过剩。因此,要有效改变这种现状,在审批与监管上还要从严把关,多方联动。

一是审批要从严。现有水泥厂都经过层层审批拿到手续的,一些水泥厂未批先建,是对水泥行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国家审批的无视。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剧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带来更为严重的恶性循环。

二是监管要到位。尽管审批权限在国家,但对一个企业的监管却在地方。地方政府不能因为是纳税大户就无视国家有法律与法规不顾,也不能无视当地环境与企业的产能不顾。同时,作为企业管理的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都是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不顾大局,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为此,监督与管理一定要到位,地方政府和工商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是行业自律理应支持。由于一些企业未批先建,出现了产能刚性过剩,各企业为抢占市场,低价倾销,导致全行业开始恶性竞争、严重亏损。2011年,辽宁省水泥行业协会根据全省水泥企业的建议,开展了协会自律,协调各企业实施限产,全省水泥行业停窑两个月,暂时缓解了供需矛盾,水泥价格得到了理性回归。但是这一有效做法,并未得到肯定,相反却被工商部门根据国内《反垄断法》,认定为“涉嫌协议垄断经营”,对11家签署协议的企业实施行政处罚。为此,行业自律理应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产能过剩,也才会使水泥市场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首页12末页>>

品质安心图

保康线束

整捆草料粉碎机